[演講] 成人低惡性度膠質瘤治療

週末這兩天應邀在風光明媚的墾丁參與關於膠質瘤診斷與治療的會議,我也在會中分享了關於成人低惡性度膠質瘤(adult diffuse low-grade glioma, DLGG)的治療分享。這個主題去年在神經腫瘤學會有整理過,再一次整理也是再一次從準則、文獻到臨床觀察,爬梳了關於成人低惡性度膠質瘤治療的一致與衝突之處。

DLGG在膠質瘤發生率上是僅次於最惡性的膠質母細胞瘤(glioblastoma, GBM)之後,約佔所有膠質瘤四分之一,然而此腫瘤好發族群是20~40歲的青壯年族群,因此對個人及家庭的影響可謂巨大。此一腫瘤既然長在腦內,腫瘤的發生、治療與復發,必然不應單純只考量腫瘤,而必須將患者的腦神經功能、職業、情緒、家庭支持等,一併考量進去。

                            

                  圖一、成人低惡性度膠質瘤(含第二級與第三級)的第三期臨床試驗整理

演講中,我點出了在治療此一複雜腫瘤的決定中,關於實證醫療(Evidence-based medicine, EBM)與個人化精準醫療(Personalized precision medicine)的衝突。也就是說,我們習於遵從的治療準則,現階段只要患者腫瘤的組織型態與分子特徵符合某個分類,他就會被建議要接受某種治療,不應有例外(否則即是違反準則);然而,現行所謂準則的病理診斷亦以「四年一小改、七年一大改」的速度在更新,如何能夠僅以準則將複雜的個體腫瘤與腦部環境的動態考慮進去?

個人化的處理模式雖然複雜,卻是更具彈性(flexibility)與人性(humanity)。在與病人會談的過程中,我們知道患者的心理狀態、職業、嗜好、家庭支持等,在腫瘤治療的每個階段:手術、輔助治療的給予與否、輔助治療的選擇、影像檢查追蹤後的可能選項,能夠與患者分析利弊並且一齊決定,這似乎更貼近醫療的核心。

畢竟我們治療的是病人,不是病。

圖二、國際級清醒開顱手術大師、也是成人低惡性度膠質瘤治療世界級巨擘-Hugues Duffau
(我在2019年向 Duffau 教授學習清醒開顱手術與膠質瘤治療,深受其個人化醫療的策略啟發)

----

很感謝 Alvogen 美時製藥的邀請與協辦,Alvogen 是國際級的學名藥大廠,在台灣有藥廠能夠提供膠質瘤患者的標準口服化療藥-Temozolomide的學名藥 Tamos,高品質且與原廠藥物具相似生物等效性,不只內需也在國際市場銷售,讓患者有更好的服務與選擇。









留言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