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瘤演講] 低惡性度膠質瘤(惡性腦瘤)的治療進展與爭論

很榮幸有這個機會參與神經腫瘤與神經病理醫學會聯合舉辦的盛會,並且在豐富充實的議程中貢獻己力,感謝兩個學會的理事長、秘書長非常用心的安排。

「低惡性度膠質瘤(惡性腦瘤)的治療進展與爭論」

這個題目不是第一次講了,但每次準備投影片都有新的體悟和收穫(依照慣例,這次做到上台前一刻,在老闆魏醫師的身邊把投影片修訂完畢XD)

低惡性度瀰漫性膠質瘤(diffuse low grade glioma, DLGG)在新版的修訂把命名簡單且統一化-astrocytoma, IDH mutant, WHO grade 2; oligodendroglioma, IDH mutant, 1p/19q codeletion, WHO grade 2; astrocytoma, IDH wildtype, WHO grade 2。分類與病理部分脈絡甚為有趣,但非本文與本次演講想探究的,為求簡化,本文以DLGG代稱上述病理分類之腫瘤。

DLGG好發於20-40歲年輕人,因為治療技術進展,平均存活率已從7-10年大幅提升至14-20年,因此,治療的目的應不僅要考量腫瘤控制,必須將治療可能對患者的腦認知功能、生活與工作需求和能力考慮進去。

關於進展

手術切除是必要且重要的第一步,充分的證據顯示術中神經監帶來的優勢(本院多採用清醒開顱手術以同時達到運動、語言與認知功能評估),增加切除率同時降低長期神經學缺損率。

放射線治療與化學治療是普遍的輔助治療,至於如何針對患者制定治療計畫,實乃「因人而異、因地制宜」。我整理分享了包含不斷更新的美國與歐洲準則,並討論了公認證據等級最高的隨機分派第三期臨床試驗數據,簡短的結論可以這樣說:目前實證顯示手術後輔以放射線治療單用或是合併使用化學藥物治療能夠顯著延長患者復發率與存活率,然而,對這些患者的長期腦認知功能的追蹤數據是非常少的。

關於爭論

DLGG的治療爭論我相信短期內不會停歇,但我個人喜歡有爭論的議題,這代表越來越多人關注且探討,爭論的結果就是醫療團隊與治療對象(病患)都可能受益於「理性爭論」帶來的思想進步。

如同「進展」的最後提到的,對於這些正值壯年的患者,保留且延長高階的神經功能重要性應與控制疾病進展同等重要,即在擬定治療策略時應將患者的生活需求、工作型態、甚至興趣嗜好考慮進去,提供盡量完整且公允的建議,讓患者理解並參與治療的決策。這正是 Evidence-based medicine (實證醫療, EBM)與 Personalized medicine(個人化醫療)共同想追求的目標。

演講中我非常簡略的將 EBM vs. Personalized medicine 在DLGG患者治療的爭論拉出來論述,以歐洲兩位治療膠質瘤泰斗 Dr. Michael Weller(代表EANO)與 Dr. Hugues Duffau(代表ELGGN)在2017年 Lancet Oncology 期刊上的論戰做為代表,並提供一篇 Duffau 在2018年發表於 Neurology 期刊的論文作為頓點(載點在此:Duffau H. 2018 Neurology)。此類以理相爭的高峰對決,令人心神嚮往。反觀社會中的許多議題,除了難以達到這個高度,失焦的論戰甚以粗糙之手段干預個人「知」的權益,令人喟嘆。

扯遠了,演講就停在「爭論」而收於對「DLGG患者」的治療,希望能分享知識的同時,也提供帶點哲學的反思。

惡性腦瘤就如同其他癌症,需要多階段、多團隊的合作與討論,而擬定個人化的治療策略則需有實證醫療提供的證據為輔、病患為主的思維,方能追求理想中的醫療狀態。

--

可惜晚宴無法參與,但非常榮幸能參與這場爆棚的盛會,期待未來與腦瘤相關專科:腫瘤內科、放射腫瘤、神經病理、神經影像專家更多合作,讓國內腦瘤患者得到更好的治療。

#感謝林口長庚腦瘤團隊 

留言

熱門文章